当前位置:首页 >竭虑 >中午是老年食堂、下午变老年课堂,成都这个养老综合体灶火与人气“两旺”茫无头绪

中午是老年食堂、下午变老年课堂,成都这个养老综合体灶火与人气“两旺”茫无头绪

2024-05-18 07:35:11 [大智] 来源:防溺水手抄报简单漂亮全部

中午是老年食堂、下午变老年课堂,成都这个养老综合体灶火与人气“两旺”茫无头绪

凭借味道好、两旺价格实惠,中午综合成都助力养老“大民生”的老年老年食堂正频频出圈,受到老年人,食堂甚至是下午年轻人的欢迎。为了服务更多家门口的变老茫无头绪老年人,不少老年食堂还在运营上变着“花样”发力,年课例如充分利用空间,堂成体灶开启潮汐式服务——中午提供午餐,养老下午“变身”老年课堂。火人

锦城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坐落于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两旺是中午综合由成都高新区社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社事投资公司)投资运营的集养老托育、社区诊疗、老年基层党建、食堂便民服务、下午社区食堂等功能于一体的嵌入式社区服务机构。位于综合体四楼的今福蓉高新长者之家锦城园(简称“长者之家”)为周边社区老年群体提供全托、日托等为老服务,而二楼的游人如织老年食堂既为机构入住老年人和周围社区的老年人提供普惠助餐服务,也对社区全年龄段居民开放。

5月15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前去探访时发现,和高峰就餐阶段过后的冷清食堂不同,综合体二楼传来了欢声笑语,灶火与人气皆“两旺”。“长者之家”院长汤虹表示,自从老年食堂、课堂开设以后,五个微信群都慢慢加满了,群里天天更新的菜单、课程表,正在吸引周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前来。

思考

家门口的老年食堂还需要什么?

据汤虹介绍,在综合体二楼装修的时候,她们就开始思考综合体里的老年食堂究竟需要什么。设想中,内厅左侧将作为食堂,横眉竖眼再开设一处供老年人休息的“水吧”。

但汤虹和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装修阶段,二楼的社区食堂仍在开放,周围老人来吃饭几乎是自带水杯,我们也专门设了置饮水处,老人家吃完饭、接完水,直接就回家了,不会在沙发座椅上休息停留。”汤虹在日常中发现,社区的老人们几乎不会前去周围的饮品店光顾——“水吧”模式显然并不符合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出于安全考虑,内厅左侧和右侧仍处于打通的状态,并未进行隔断,在大厅的角落里改造了一处适老化改造的展示,前来就餐的老人们可以通过工作人员了解养老托育服务项目。此外,横行无忌汤虹开始联系社区,建立有食堂就餐需求的老人微信群,每周在群里固定发布菜单。

二楼大厅适老化改造展示处

“长者之家”灵活、弹性,真实顾及老年人需求的做法,还体现在几处细节中。汤虹解释,食堂开设前,她们就专门和厨师长前去周围商场的自助餐厅进行了踩点,从味道、价格、上菜量等多方面着手改进。考虑到老人的平均年龄、慢性疾病以及行动不便,食堂提供了一些不同价位且适合老年人吃的套餐,贴心地把餐桌安排在靠近打菜窗口处,提供便捷的自出心裁取餐服务,晚上也支持订餐。“我们在成本可承受的范围内,会变着花样给老人增加附加值服务。”

二楼有越来越多社区周围的人前来用餐,人气渐渐聚集起来,为了更好地服务老人,院方干脆将四楼养老托育工作人员的办公点挪到了二楼。

老年食堂
▲二楼大厅休息处

破题

唱歌、剪纸、健身,养老服务“打开门” 

下午两点后,综合体二楼内厅食堂打扫干净,右侧的两排桌子变身为课桌。中午休息后的老人们又重新聚回到二楼食堂,这里在午后成为了“长者之家”的公益课堂。

九十多岁,头发花白的童奶奶向前来的郑老师表达感谢。郑老师则拿出两幅水墨画送给童奶奶,匪夷所思告诉她,这是已经调离岗位的老师专门送给她的礼物。

童奶奶和老师交谈

老人们和这所养老机构的老师、工作人员建立起了亲密的友谊。七十多岁的刘奶奶说,自己是附近小区的居民,连续生了很久的病,这段时间刚恢复精力,昨天又来到了二楼课堂。“家里的孩子早上九点就出门上班了,我一个人在家无聊,这里能吃饭,又有人陪,和同学能聊天,特别好。”刘奶奶表示,自己很喜欢音乐课,能锻炼心肺,插翅难飞还能一起合唱,非常惬意。

据了解,综合体二楼每周三到周五,下午两点半后,都会开设包括剪纸课、声乐课、健身课在内的多种课程,区别于一般的学堂,这里的课程经过精心规划,为老年人专门定制。

“我们将市面上的课程都简化了,运动课、合唱课、手工课都专门为老年人设置,包括唱歌要降调,考虑到老年人的声带会有点松弛,很多歌唱不了,高枕无忧需要全部调整成适合他们的节奏和歌词。”郑老师介绍,自己从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目前参与的认知项目课程已连续开展八、九个月,声乐课则持续了一个季度,每节课都有20多人参与,很受欢迎。

音乐课
折纸课

汤虹进一步解释,针对公益课,她们内部组建了教育小组,“公益课的老师们一部分是我们内聘的老师,有社工、康复运动师、营养师,一部分邀请的是公益志愿者,我们还在老人群体中选拔了一些有相关从业经验的老人来担任老师。课程的不谋而合设置先通过问卷征集老人意见,再兼顾健康等专业性考虑,最终定制出课程,由相应的老师来准备教案和课件。”

郑老师介绍,这家养老机构打出知名度,都是靠社区老人之间一传十、十传百互相介绍。

已经在医疗和养老行业工作多年的汤虹认为,目前成都养老行业正在发生转变,大众对养老机构的认知正从单纯的空间服务转换成内在的情感服务。养老不再像过去一样“关起门”来做,而是大大方方地打开大门,做“家门口”的养老,承接更多老年人的真实需求。

“我们服务的全托老人已经习惯了不再回家住,家只承载了部分的功能,机构里有他们的朋友、‘同学’。茫无头绪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嵌入在综合体里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们感受到,自己在家门口生活,并没有离开社区,儿女们在家门口就能看望父母,慢慢地破除社会对养老院的偏见。”汤虹说。

吴昱丰 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 摄影报道

编辑 陈怡西

(责任编辑:红尘)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
    随机内容